参赛时间:2022年11月 项目类别:服务群众
项目简介: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当前,儿童医疗服务资源供需失衡,“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是民生大难题,其中“三大焦虑”问题尤为突出,一是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经济焦虑”;二是疾病诊断不明、小病大治看不好的“诊疗焦虑”;三是小病常往医院跑,孩子害怕看医生的“安全焦虑”。
为精准破解儿童就医“三大焦虑”问题,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以党建引领,立足公立医院主责主业,在“病有所医”“病有良医”上持续发力,创新“温暖救护、简约诊疗”服务体系,在国内首创生命至上的“无条件免押金”住院服务模式、人民至上的“简约诊疗”救治服务模式、以人为本的“医患友好型”健康服务模式,让广大儿童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减少生病。
通过打造“温暖救护、简约诊疗”服务体系,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实现了让病人满意、社会认可、团队成长、同行推广的四大突出成效。
项目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当前,儿童医疗服务资源供需失衡,“看病难”“看病贵”“看病烦”是民生大难题,其中“三大焦虑”问题尤为突出,一是困难群众看不起病的“经济焦虑”;二是疾病诊断不明、小病大治看不好的“诊疗焦虑”;三是小病常往医院跑、孩子害怕看医生的“安全焦虑”。为精准破解儿童就医“三大焦虑”问题,东莞市第八人民医院(东莞市儿童医院)以党建引领,立足公立医院主责主业,在“病有所医”“病有良医”上持续发力,创新“温暖救护、简约诊疗”服务体系,让广大儿童看得起病、看得好病、减少生病。
项目的创新点:
(一)全国首创“无条件免押金”住院服务模式。针对“先交押金后住院”模式下,因住院诊疗费筹措困难导致“大病不敢治”“治疗不及时”困扰着患儿住院救治,尤其是经济困难家庭。东莞市儿童医院对所有患儿实行“无条件免押金”住院服务模式,破解无法第一时间筹齐住院诊疗费及困难家庭看不起病的“经济焦虑”,保障儿童“病有所医”,并带动了社会风气的良性循环,促进医患关系融洽发展。
(二)全国首创“简约诊疗”救治服务模式。针对“小病大治”、疾病诊断不明“包围用药”等“过度诊疗”现象层出不穷,首推“简约诊疗”救治服务模式,坚持用最少的药做最恰当的治疗,从检查、诊断到用药治疗各环节精准,减轻滥用药对孩子身体的影响及家庭经济负担,扭转了过去区域内危重症和罕见病患儿要涌向一线城市大医院就医的被动局面,让孩子在家门口就能“病有良医”,破解儿童就医带来的“诊疗焦虑”。
(三)创新“医患友好型”健康服务模式。针对小病常往医院跑、孩子害怕看医生的现象,医院从患儿角度出发,营造乐园环境,让孩子轻松愉快就诊,推行治病+防病“双处方”,社交软件答疑惑,服务群众“零距离”,“八小时外”出门诊等多元集成的“医患友好型”健康服务模式,实现“治病”“防病”双同步,减少群众小病常跑医院的折腾,破解家长和孩子看病的“安全焦虑”。
项目的主要做法:
(一)党建引领践初心。医院党委牢记“为人民服务”宗旨,确立“走正路 行大道 尚品质”办院理念,通过“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换位体验等形式,引导全院员工树立“医者仁心”信念,坚守“救死扶伤”担当,做到病人需求在哪里,我们的服务就在哪里;保障员工待遇,2016年在全国率先实行编内编外员工同岗同酬,并向一线医护人员倾斜,医院连续三年人员支出占比超过50%,让医护人员有阳光、体面的薪酬,解除养家糊口后顾之忧。全院21个党支部、346名党员带动员工主动亮身份、亮承诺,自觉克服“以药养医”念头,做到“不管有钱没钱,只管能否救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服务群众全过程,为推行“温暖救护、简约诊疗”服务体系提供了有力的思想和组织保障。
(二)免交押金无条件。医院对所有需住院治疗的患儿,不论经济状况如何,不论疾病轻重缓急,先住院,后交费,对家庭经济确实困难的精准帮扶——无条件减免费用,让家长安心给患儿及时住院治疗。一对胎龄只有7个月,体重900多克的早产双胞胎出生时病情危重须紧急救治,当时家长经济极为窘迫,医院当机立断救治孩子至康复出院,没催交26万元治疗费,家长深受感动,主动提出“不能亏欠医院,哪怕一年交一点,也要交还欠下的费用”。这样的事例在医院里常常发生。
(三)小病微治为常态。不轻易给孩子打针吃药,就是给孩子最基本的关爱。儿童疾病多为自限性,但近年“过度诊疗”屡见不鲜,普通感冒发烧要用几种药,甚至抗生素,一次就诊要花费几百元,在东莞市儿童医院用药花费几十元,甚至不吃药,按医嘱做好观察照护即可。2016年以来,医院全面推行简约诊疗,以控制药占比(病人用药费用占就医总费用的比例)为抓手,引导医护人员循证医学用药,降低输液率,实现基于患儿治疗需要的合理用药目标。
(四)大病准治纾难困。罕见病常有,懂罕见病者不常有。医院以儿童重大疾病和疑难罕见疾病的精准诊疗为轴心,党员带头攻坚克难,只求“对”不求“贵”,为患儿制定最佳诊疗方案。出生就患有难治性贫血、4岁大仍不能走路的小宇,辗转多地求医花费了几十万,治疗方案大体相同——换骨髓。到东莞市儿童医院后,接诊医生对他详细检查问诊,又利用业余时间查找文献,经基因检测和比对,联合多学科会诊后,找出病因,改用0.39元/片的维生素B2治疗几个月后,不仅贫血痊愈,还能行走,改变了小宇“换骨髓”的命运。
(五)医疗服务有温度。根据群众生病时的安全心理需求,医院创新多元集成的温暖诊疗,提高群众就医体验。一是为患儿开出治病诊疗处方,同时提供贴心的防病指引处方。二是专家骨干带头节假日出门诊、出夜诊,解决上班族节假日和晚上看病没有专家的难题。三是医护人员主动加患儿家长微信,及时为其提供健康咨询、照顾指导,做患儿居家的“健康管家”,让孩子大病不耽误、小病不出门。四是营造轻松舒适环境,院内随处可见童趣元素,儿童活动区、儿童绘本馆,还有长颈鹿广场、水帘瀑布、休闲草坪、红棉花海等,有效缓解儿童看病的恐惧心理。
项目取得的成果(或预期成效):
(一)病人满意,“温暖救护”成效显著。截至目前,“无条件免押金”住院服务模式已累计使近20万个家庭受益;经统计,其中有99.6%的家庭出院后主动交还欠款。对经济困难家庭,党员带头整合社工及社会资源,目前已免费为112名马蹄足小孩开展矫形治疗,为250余个患儿家庭筹集救助资金超过600万元。近五年诊治疑难危重症患儿25646名,诊断罕见病300余种,500余例,多个病例为国内首例,帮助众多患儿及家庭找到希望。较2015年,2021年儿科门诊服务量增长174.9%,儿科住院服务量增长135.9%;连续7年药占比低于国家规定的30%,并下降至目前的16.74%,居全国最优行列。实践证明,“温暖救护、简约诊疗”服务体系为群众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就医安全感和获得感,社会效益逐步凸显,近三年病人满意度为93%、98%、99%,呈逐年上升趋势,在2021年度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简称“国考”)中病人满意度及员工满意度均得满分,居全国前列。
(二)社会认可,影响力不断提升。近五年来,医院连续三年进入中国医院竞争力排行榜儿童医院50强,位列广东儿童医院三强之一,获评全省首批公立医院党建“四有”工程示范点,儿科、新生儿科为广东医院最强科室,DRGs指数在全省同类别医院中排名第二,成为省内儿童就医首选五大医院之一;25个集体和284人次获省级以上荣誉,获国家专利59项,精准医学诊疗服务能力等10余项技术能力居省内乃至国内先进水平;温暖服务举措获省级以上媒体报道100余次;2021年度“国考”总分全国儿童医院排名第18,全省前3,多项指标考核成绩超越大批省级三甲儿童医院。
(三)团队成长,精气神持续提振。院内干事创业、积极向上氛围蔚然成风,培育了一批有仁心、有追求、有知识的医者,形成了一支党性强、业务精、敢担当、有作为的“动车团队”。五年来有近100名高层次人才自动放弃一线城市的高收入高平台加入东莞市儿童医院,科主任带头建立白血病、癫痫、地贫、肾病等13个患儿随访微信群,有效联系超过2.5万个家庭,党员干部示范引领作用凸显,月均为7856名病人提供超时诊疗服务,员工在向上向善的氛围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四)同行推广,示范效应逐步形成。“温暖救护、简约诊疗”服务体系的“东莞样本”在省内乃至国内同行有较大示范效应,医院通过医联体共建和医疗援助计划,在20多家基层医院宣传推广,近五年有来自重庆、贵州等地近80家省内外医院来院交流取经、推广应用,医院以实际行动为健康中国建设持续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