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全国优秀宣讲员浙江行”活动在杭州举办,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宣讲“名嘴”围绕“理论如何圈粉青年”这个话题作了调研、探讨。有宣讲员谈到,年轻人是爱学理论的,比如在国内一些高校图书馆的图书借阅中,《共产党宣言》《毛泽东选集》等理论书籍时常“霸榜”,还有在B站上很多年轻人愿意付费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相关课程。
然而,也有宣讲员谈到青年学习理论存在另一面:一些大学生不买思政课的账,尽管高校思政课已经作了很多改革创新,但还有一部分思政课“枯燥乏味、死记硬背”,让学生觉得理论“高高在上、离我太远”,甚至是“空对空”的说教。
那么,理论到底能不能吸引青年、打动青年呢?
“全国优秀宣讲员浙江行”活动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宣讲员走进义乌市李祖村
一
在历史剧《觉醒年代》中有这样的片段——陈独秀在上海震旦学院礼堂慷慨陈词,呼吁要找到世界上最先进的思想,来武装中国的人民,来塑造新一代青年,来创造一个崭新的国家。演讲主要内容后来修改成为《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创刊词《敬告青年》,许多进步青年学生从《敬告青年》中受到了鼓舞。
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于争取年轻人、赢得年轻人,这也是党的重要任务之一。1929年的古田会议就曾讨论过这个问题,毛泽东亲自起草的《古田会议决议》中谈到:“党员中青年部分因其有比成年不同的情绪,除一般地接受党的训练外,还有特别受一种青年教育之必要。”所以会议决定成立青年工作会议,把青年单独拉起来进行思想教育。
在笔者看来,把青年组织起来,在青年中传播理论,让青年讲给青年、青年影响青年,本身就是我们党的优势和传统所在。理论是行动的先导,不管时代怎么变迁,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也必然是学习和传播理论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
需要看到的是,当下有的时候理论和青年之间确实还存在传播屏障。比如,有的用文件化的语言来讲道理、用空洞的口号来讲价值观,“不说人话”,特别是不说年轻人的话,导致理论难以触达年轻人的“圈层”。比如,有的不问年轻人“要什么”,只顾着一味的“单向灌输”,“饵料”虽多但营养不多,让理论传播成为了坐而论道的“爹味说教”。再如,有的理论传播没有贴着社会现实,对“怎么看”“怎么办”的问题难以作出有效回应,加之一些社会热点引发了舆论的撕裂,进一步拉开了年轻人与理论的距离。
“全国优秀宣讲员浙江行”活动期间,主办方把“流动宣讲”带到行进的大巴车上
二
当下的年轻人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也热衷于表达自我,这就意味着要让理论走进青年心里,就得迎着“青春的味道”去。少一些“被代表”,多一些“自言说”,少一些说教命令,多一些共情共鸣,只有敢于欣赏年轻人的选择偏好,善于捕捉年轻人的舆论关切,理论才有可能在年轻人中扩圈、破圈。
比如用好“社群效应”。不同的人可以通过共同的兴趣、价值观或目标,结成一个个社交群体。“社群化”“圈层化”已经成为当下青年群体的一大特点,大家依赖于社群来获取信息、交流情感。比如,去年以来,“浙江宣传”作为理论传播的重要平台,走进了清华大学、浙江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高校。主创团队与一批热爱理论、关注热点的年轻学子在线下面对面交流,推动理论更好地精准传播。贴着年轻人的兴趣去表达、去阐释,抓住年轻人的所思所想,解答他们内心的困惑,当年轻人发觉学理论有乐趣、有收获时,他们便会自发地“一键三连、无限催更”。
“浙江宣传”进高校系列活动走进清华大学
比如回归“社会场景”。有的年轻人觉得理论距离自己太遥远了,恰恰是因为没能躬身实践去感受“理论从哪里来”。浙江不少地方每逢周末组织的“蹲点式宣讲”就颇受年轻人欢迎。青年宣讲员们围绕“基层党组织薄弱村如何靠党建引领化解矛盾纠纷”“新发展格局下乡镇‘小巨人’如何续写莫名其妙、无中生有、点石成金的传奇”“如何以改革发展的确定性应对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等话题,白天沉到乡村、企业开展“解剖麻雀式”调研,晚上讨论创作宣讲稿。因为直面问题、不搞形式、场景真实,参与的年轻人对这种“特种兵式宣讲”乐此不疲。正如有学者评价:“青年们俯下身去,看见了理论和自己。”
比如融入“生活日常”。从书本到书本的论证、从理论到理论的说教,很难点燃年轻人的学习热情。让年轻人愿意学习理论,关键要让他们感受到理论的可亲可近,就在“我”的身边。今年,浙江创新推出“开放麦”宣讲模式,探索把年轻人追捧的脱口秀形式与理论宣讲结合起来,用“小故事”说“大道理”,以“小幽默”讲“大主题”。比如社区民警讲平安建设,“创二代”讲营商环境,基层干部讲为民办实事,“松弛感”的表达、“烟火气”的内容把年轻人牢牢吸引过来,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言之有理开放麦宣讲展示活动”现场,观众记录宣讲内容
三
理论是一个“建构”的过程,传播理论则是一个“解构”的过程,理论要走到年轻人的心中,需要让“解构”的方式更具青春味、时代味。打通理论和青年之间的传播通道,笔者认为,需做好以下三件事。
既要让学校和思政教师发挥作用,也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这两年,思政课进行了改革,立德树人的效果得到较大提升,但还有些人认为思政课只是姓“教育”、姓“马院”,大多工作还只是落在学校和思政教师的身上。事实上,“大思政课”应该是一堂全社会参与的大课,党委政府、社会群团、企事业主体都可以参与进来,教材不局限于书本,课堂也不局限于校园,时代发展、社会万象都应该成为思政课最鲜活的素材。比如不少地方就把理论宣讲、社会实践、志愿服务作为党管青年的重要抓手,把思想政治工作和青年成长成才结合起来,在校园内外培养了一大批三观“超正”的优秀青年。
既要让思想引领青年,也要让青年赋予理论更强的活力、更新的生命力。理论的“崇高”之处,正是在于它能够“沉下去”,“沉”到每一个个体身上、每一个社会场景之中,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可以成为理论传播的主体和受众。“青年讲给青年”“青年带动青年”就可以是理论传播的一个“良方”,像“开放麦”“剧本杀”“快闪”等“潮”的方式都可以用来开展理论传播工作。不妨破除“年轻人讲错了怎么办、讲不好怎么办”的思想顾虑,给予他们更大的容错空间。只要相信他们,他们就能给你意想不到的精彩。
既要让青年学习理论,也要让青年更多地触摸中国发展的鲜活细节。当代中国的实践是生动的、立体的,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带着问题、带着思考走进基层、走进群众的生产生活,也是年轻人亲近理论的一种方式。熟知未必真知、真知需要实践,沉到真实的乡土中国之中,跟着群众学讲话、学方法,才会对理论有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领会到理论的独特魅力所在。今年7月,清华大学的“思政实践”支队就与浙江的社科学者、青年宣讲员等混编成组,下沉到嘉兴南湖的企业调研“新质生产力何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让年轻人对“绿色生产力”“有为政府”“数字经济”等时政话题又有了更具象的理解。
理论和青年就是硬币的两个面,当理论真正抓住了青年,奔涌的“后浪”会成长为社会向前发展的“热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