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书工作按
文风体现作风,反映党风。2025年《秘书工作》杂志推出“‘短实新’文风”栏目,结合党史上的经典文献,讲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弘扬优良文风的故事。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积极培育者、躬身践行者。翻开《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鲜明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的论述令人茅塞顿开,文中白求恩、张思德、愚公等人物形象深深印刻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心灵深处。
今天,我们继续通过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的文章,一起感受伟人文风的魅力。
毛泽东写文章,总是务求语言鲜活生动,让群众看得懂、喜欢看。他说,“写文章是给别人看的,不是给你自己看嘛”,“要造新词,天堂、霓裳之类,不可常用”,号召党员干部向人民群众学习语言。他认为,“写文章做演说时没有几句生动活泼切实有力的话,只有死板板的几条筋,像瘪三一样,瘦得难看,不像一个健康的人”,“有些天天喊大众化的人,连三句老百姓的话都讲不来,可见他就没有下过决心跟老百姓学,实在他的意思仍是小众化”。
在这三篇文章中,毛泽东的很多话语,都是群众化的语言,既通俗易懂,又鼓舞人心。比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不是反动派的”,等等。这些话语,至今仍被人们广泛使用,很多都成为了中国共产党人一生的座右铭,给我们提供了无穷的力量,激励着我们永葆初心、永久战斗。
言为心声,语为心境。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的文风,就要努力做到语言生动活泼、通俗易懂、平易近人,争取让更多的人看得懂而且喜欢看,看了之后就好像热天吃了冰激凌,又好像疲倦后喝了一杯热茶,既解渴又提神。
毛泽东写文章,总是力求“写得精粹些”,“短些,短些,再短些”。他说,“长而且空,群众见了就摇头,哪里还肯看下去呢?”他还说,“长而空不好,短而空就好吗?也不好。我们应当禁绝一切空话。但是主要的和首先的任务,是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要言不烦,言简意赅,文章才会读者多、传得广。
《纪念白求恩》,全文不到1000字。《为人民服务》,全文不到800字。《愚公移山》,作为在党的七大上的闭幕词,一篇被载入史册的历史性讲话,也只有1600多字,其中还讲了一个寓言故事。这三篇文章,篇幅虽然短,但主题都很宏大,思想都很深邃。其中的很多经典名句,比如“为人民服务”,“一切中外反动派的阻止中国人民胜利的企图,都是注定要失败的”,等等,迅速传遍新中国,至今响彻全世界。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的文风,就要努力把要说的事情简单、明了、准确地说出来,让读的人不必花过多时间就有所得。当然,有内容、有见解的长文章,人们也是喜欢读的,比如《资本论》,再长也值得反复阅读。文章长短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坚持内容决定形式。总的原则是,当长则长,当短则短,倡导短的文风,狠刹长的文风。即使是必须写长文章,也应当能省就省。
(作者分别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编审、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