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党务通 > 党员学堂
分享到:
毛泽东写文章|寓理于情,情理交融(二)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5-04-08 11:13 来源: 秘书工作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秘书工作按

文风体现作风,反映党风。2025年《秘书工作》杂志推出“‘短实新’文风”栏目,结合党史上的经典文献,讲述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持弘扬优良文风的故事。

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文风的积极培育者、躬身践行者。翻开《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鲜明朴实的文风扑面而来,生动活泼的语言引人入胜,深入浅出的论述令人茅塞顿开,文中白求恩、张思德、愚公等人物形象深深印刻在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心灵深处。

今天,我们继续跟着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专家的文章,一起感受伟人文风的魅力。

毛泽东写文章,总是深入浅出,说理透彻,使人信服。他认为,“写文章有说服力,不要靠装腔作势来吓人”,“我们现在有些文章,神气十足,但是没有货色,不会分析问题,讲不出道理,没有说服力。这种文章应该逐渐减少。”《纪念白求恩》《为人民服务》《愚公移山》等文章生动地体现了这一点。

在《纪念白求恩》中,毛泽东号召党员干部向白求恩学习,所指出的白求恩具备的每一种精神都有事实做支撑,并结合当时党内的一些反面情况进行了对比。在《为人民服务》中,毛泽东用“精兵简政”这条意见就是由党外人士提出后被共产党采用的例子,有力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的优良作风。在《愚公移山》中,毛泽东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坚定了人们的信心,只要全国人民大众一齐起来和我们一道挖这两座山,有什么挖不平呢?

毛泽东还善于通过树立典型来增强说服力。坚持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为人民利益而死的张思德,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的愚公等典型人物形象深入人心。特别是白求恩和张思德,都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日常能接触到的身边人。通过对这些平民英雄的形象刻画,既增强了广大党员的认同感,也塑造了中国共产党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形象,在更大范围内发挥了榜样示范作用,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社会影响力。

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今天我们学习毛泽东的文风,就要加强理论学习,提升政策理论水平,善于抓住关键、看透本质。这样写出来的文章,才能把问题点明、讲透,达到直抵人心、历久弥新的效果。

(作者分别系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编审、助理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