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义务教育公办学位严重不足,怎么办”“社区独居失能老人较多,如何让他们吃上热乎饭菜”“土地整备遇到大片拆迁,咋啃‘硬骨头’”……7月17日,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之民生专题竞秀活动在东莞玉兰大剧院举行。
活动现场,从众多优秀案例中遴选出来的9个镇街(园区)基层党组织代表围绕“惠民”“利民”“便民”三个关键词,纷纷亮出各自的“金刚钻”,分享所在单位在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中推动解决民生工作的创新实践及其成效,激励基层党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推动基层党建工作全方位服务中心大局,推动“百千万工程”加力提速,加快形成城乡融合发展新格局。
旗峰竞秀——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之民生专题活动由中共东莞市委组织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策划主办,东莞报业传媒集团承办。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王业宽,市二级巡视员陆世强,东莞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总编辑张树坚,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副主任、市委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罗永峰,市委组织部部务委员陈盛邦,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曹秋静等领导嘉宾出席活动。
01东莞强化党建引领办好民生实事
民生是最大的政治,改善民生是最大的政绩。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人民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东莞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工作中持之以恒加快学位、病床位、停车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民生五位”建设,集中力量抓好办成一批群众可感可及的实事,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更好地惠及千万城市人口。
特别是今年以来,市委组织部、市“百千万工程”指挥办围绕“百千万工程”各项重点任务,推出“旗峰竞秀”——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聚焦“治理”“民生”“发展”三大专题,选树攻坚优秀案例,促进相互交流学习,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形成一批党建引领强、工作成效好、群众口碑佳的发展成果。
继5月份“治理”专题之后,东莞开启第二场“民生”专题竞秀活动。各镇街(园区)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领题攻坚,共遴选报送优秀案例69个,分领域、多维度、深层次体现东莞民生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扎实成效。
结合案例特点,主办方围绕“惠民”“利民”“便民”三个关键词遴选出9个优秀案例开展线下竞秀。通过案例讲述、一线观察、评委提问、专家点评等竞秀环节,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各个基层党组织纷纷亮出“金刚钻”,展现出提高公共服务均衡化、优质化水平,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更多市民群众的生动实践。
02基层争相把实事办进百姓心坎里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
作为中国人口最年轻的城市之一,东莞常住人口超千万,民生工作面临着“再上层楼”“更进一步”的目标和任务。
如何答好民生这道“必答题”?各镇街(园区)积极探索,用行动书写答案。
中国已进入老年社会,截至2023年底,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作为“双万”城市,东莞虽然平均年龄只有33岁,但同样面临“一老一小”压力,老龄人口呈现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失能失智多等态势,许多年轻家庭面临缺少父母看护、孩子教育力不从心等焦虑。桥头镇、东城街道、塘厦镇三个镇街的代表,立足“惠民”、聚焦“一老一小”,做好人民群众生活细微处的“身边小事”,落实“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让民生更为“可感可及”。
桥头镇公共服务办主任罗炜珍分享“小饭碗”里的“大幸福”密码。针对老龄人口吃饭难题,构建“党建引领、政府主导、民政负责、社区响应”的工作格局,办起长者饭堂,通过“送餐+配餐”,让600多名老年人每天吃上热饭热菜,既抓住群众的“胃”,更抓住群众的“心”,使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融洽。
东城街道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建服务中心副主任殷石坚,分享如何精准服务“一老一小”,守护“朝夕美好”,破解困境儿童“保护难”、青少年成长“教育难”、老年人“生活难”问题,推动党群干群关系更密切、社会资源共享更开放、组织活力更强劲。
温暖了胃,守护了心,精神食粮也没落下。塘厦镇文化服务中心党支部副书记李芝泉分享了“党建赋能公共文化服务”套餐。一方面,坚持“群众提需求、拿菜单”的精准化惠民服务,优化资源配置,建成众多文化设施和示范点;另一方面,深化“党建+文化惠民”模式,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文体活动,让高质量文化成果不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
当前,东莞正以“头号力度”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聚焦义务教育、土地整备、老年医养等热点问题,常平镇、滨海湾新区、洪梅镇的基层党组织因地制宜、有的放矢,交出一份精彩的“利民”答卷。
东莞持续优化入户政策,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少年人数持续增长,如何破解“公办学位紧缺、优质学位分布不均衡”迫在眉睫。常平镇中心小学党支部副书记李淑敏分享“孩子在家门口接受优质教育”的密码,通过党建引领,不遗余力加大投入推动教育扩容提质,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公民办教育质量稳步提高,优质学位布局逐步实现均衡。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如何让长者晚年有“医靠”?洪梅医院党支部书记宋秀婵解读了老年医养结合的东莞“新范式”。党建聚势,示范引领,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服务势能,组建由医师、护师、心理咨询师、康复理疗师、社工师、养老评估师、健康管理师、营养师等多学科人员参与的医养团队,实现“医、养、护、康、乐”全面发展。
土地整备是“百千万工程”提质增效的“硬骨头”。滨海湾新区土地整备现场指挥部成立临时党支部,坚持“民生为本、安置优先”原则,全力推进安置小区(一期)土地整备。滨海湾新区经济发展促进中心黄振宗分享威远岛土地整备蝶变。引导群众从“要我拆”向“我要拆”转变,以“主人翁”姿态积极主动参与家园的开发建设,共同推动威远岛踏上焕新逆袭之路。
站上“双万”新起点,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正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从“注重量”向“追求质”转变。聚焦“便民”,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南城街道、企石镇的基层党组织分享各自的制胜“法宝”。
政务服务质量事关营商环境水平和群众的获得感。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政务服务中心主任卢俊杰分享了创新政务服务模式。通过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建成审前服务平台“政务云厅”,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起办,破解群众“办事难、办事慢、办事繁”问题。
交通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南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推进街道交通一体化协同发展,积极提高综合交通改善水平。市交通运输局南城分局四级高级主办陈金的分享引起共鸣。2022年以来,南城街道推进交通改善项目实施40多项,2023年完成道路整治超过17公里、新增停车位5961个,有效缓解道路乱、停车难等问题,净化了交通环境,提升了市民群众出行体验。
通畅的道路是产业、民生高质量发展的前提。易堵点治理涉及土地、征拆等一系列难题。企石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主任姚婉云介绍了高质量党建推进“舒筋活络”工程的路径,通过树立“大交通”发展格局,投入专项资金推动道路升级,深化道路交通隐患整治,改善村容村貌,创造宜居环境,“堵心路”也变成了“舒心路”。
专家点评
东莞把“民生清单”
变为百姓“幸福账单”
东莞市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副主任、副教授曹秋静点评时表示,9个基层党组织在“百千万工程”中的民生攻坚案例,涉及教育、养老、公共交通等多个民生领域,展示了东莞始终聚焦民生关切,回应民生期盼的生动实践。
通过案例展示、一线观察、专家提问等环节,这批民生优秀案例立体地诠释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党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办好民生实事,关键在于“三大实招”。一是强底色,突出党建引领。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党员示范为引擎,以自治共享为路径,将党的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优势,解决群众身边的烦心事、揪心事、操心事。二是强统筹,汇聚多方力量。围绕就业、教育、医疗、住房、养老、交通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诸多领域逐一攻坚,汇聚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支力量,推动民生工作高质量发展。三是强创新,办好民生实事。进入新时代,人民美好生活新期待方向更明、质感更强、内涵更深。一方面要善于改革创新,推动理念创新、机制创新、技术创新,让民生工作更有温度;另一方面要通过创新实践,把“民生清单”真正变为百姓的“幸福账单”,聚焦“小切口”汇聚“大民生”,推动千万人口与城市共生共荣。
现场反响
借鉴经验做法
办好民生实事
茶山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主任邓凯:市委组织部策划主办“旗峰竞秀”攻坚行动,为我们基层党组织搭建了交流平台,现场观摩学习,深受启发,备受鼓舞。活动充分展示了各镇街、园区的经验做法,大家通过具体措施和有力行动,逐一破解了难题,及时回应了市民群众的诉求,非常务实,让人耳目一新。身边人讲述身边事,拓宽了我们的工作思路。接下来,茶山镇党建和组织人事部门将对标对表,强化党建引领,凝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力量,聚焦“百千万工程”和重点任务工作,通过实实在在的举措,把实事办进老百姓的心坎上,落实到“百千万工程”攻坚一线,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
石龙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主任袁浩声:“旗峰竞秀”关键在于“揭榜攻坚”,以具体的实际行动解决一件件民生难题。9个镇街的基层党组织代表为我们上了生动形象的一课,特别是桥头镇“长者饭堂”、东城街道护航“一老一小”、滨海湾新区“土地整备”的经验做法,都具有现实意义,可学习、可借鉴。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强化党建引领,以“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及时回应市民群众的民生诉求,解决民生实事,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落实,切实提升大家的获得感、幸福感。
东坑镇党建和组织人事办主任周海燕:“旗峰竞秀”开展以来,各镇街(园区)积极响应、领题攻坚。对于基层党组织来说,既总结梳理工作,又加强学习交流。现场观摩学习,更是令人耳目一新,让人感到非常振奋。9个镇街在党建引领民生发展方面做出的积极探索,形成了先进的经验和做法,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党建引领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实践。我们将结合工作实际,坚持党建引领,汲取兄弟镇街的先进经验和做法,融入日常工作中,聚焦民生实事,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旗峰竞秀”民生专题自启动以来,各镇街(园区)基层党组织积极响应、领题攻坚,共收集报送优秀案例 69 个,分领域、多维度、深层次体现东莞民生工作的创新实践和扎实成效。结合工作实际,主办方围绕“惠民”“利民”“便民”三个关键词遴选出9个金榜案例开展线下竞秀。
通过案例讲述、媒体观察、评委提问、专家点评等环节,评选旗峰竞秀——党建引领“百千万工程”揭榜攻坚行动之民生专题的“旗峰榜”:9个金榜、15个银榜、17个铜榜。其中,东城街道(惠民组)、洪梅镇(利民组)、企石镇(便民组)斩获金榜第一名。
旗峰竞秀·民生专题金榜(9个)
第一名(3个)
东城街道(惠民组):构建党建引领“朝夕护航”工作模式 以“三个精准”提升“一老一小”幸福感
洪梅镇(利民组):“红色引擎”打造老年医养服务“新范式”
企石镇(便民组):“堵心路”变“舒心路” 企石镇以高质量党建推进“舒筋活络”工程
第二名(3个)
桥头镇(惠民组):党建引领办“食”事,长者饭堂“膳”民生
常平镇(利民组):教育扩容提质,落实攻坚行动
水乡特色发展经济区(便民组):水乡功能区建设“政务云厅” 推动政务服务高效便民
第三名(3个)
塘厦镇(惠民组):以文润城 幸福加码——塘厦镇公共文化服务“增量提质”惠民生的实践和跨越
滨海湾新区(利民组):安置换安心,共建促共享
南城街道(便民组):党建引领“五大思维” 构建便民交通“幸福圈”
旗峰竞秀·民生专题银榜(15个)
1.东城街道:坚持党建引领,奋力书写群众满意的“教育答卷”
2.高埗镇:率先推行“游泳进校园”公益培训普及活动,全面筑牢学生防溺水安全屏障
3.石龙镇:党建引领慈善,全民聚力为老助老——石龙镇“为爱加餐”长者健康膳食改善计划
4.寮步镇:“陌邻”变“友邻”志愿服务助推住宅小区和谐共治
5.大岭山镇:“行走的小黄车”助力残疾人群体就业增收
6.东坑镇:以党建引领推动医养融合发展 打造高品质医养结合“东莞样板”
7.石排镇:石排镇首创村(社区)“课后驿站”陪伴学生健康成长
8.沙田镇:“党建引领+非遗传承+文化惠民”莞草编织“百千万工程”新画卷
9.虎门镇:深耕“党建+政务”打造政务文明新标兵
10.厚街镇:坚持党建赋能公共文化建设高品质发展
11.麻涌镇:聚焦党建引领 打造老年友好型社区
12.道滘镇:党建引领助力道滘绘就“74公里”水碧岸美新画卷
13.黄江镇:加速路网对接,推动“双科学城”高质量串联
14.樟木头镇:以“中国作家第一村”实体村落建设 绘就文化惠民“新画卷”
15.松山湖:“周六科普秀”让“科学味道”飘进千家万户
旗峰竞秀·民生专题铜榜(17个)
1.莞城街道:党建引领“聚焦四有”托起幸福“夕阳红”
2.万江街道:配备“健康副厂长” 万江“卫”企高质量发展
3.石碣镇:“家家友饭桌”退休妇女为老服务项目
4.高埗镇:打造“四季·高埗”文化品牌,以高品质文化供给让群众生活有质感有温度
5.大朗镇:以党建引领“温度”提升文化惠民“热度”
6.横沥镇:党建引领为民生 老有所医促享老
7.企石镇:“企”心守护 “童”向未来
8.茶山镇:“红客厅、红凳子、红马甲”撑起 和谐幸福“大民生”
9.长安镇:党建引领生态蝶变,茅洲河重生赋能民生福祉
10.中堂镇:“挖潜+赋能+监管”多措并举缓解停车难
11.中堂镇:志愿队伍聚合力 便民服务暖万家
12.望牛墩镇:“党建+文化”引领文化强镇工作高质量发展
13.谢岗镇:“党建+志愿”服务 解锁 社区治理“幸福密码”
14.塘厦镇:党建引领惠老服务 用心点亮幸福晚年
15.凤岗镇:汇聚爱心“暖流” 谱写“残健共融”新篇章
16.清溪镇:党建赋能,“三心守护”——组建“心电一张网”打造区域胸痛黄金救治圈
17.松山湖:创新模式 点亮科普 “领跑”全省健康科普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