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信用质量,不仅影响着投资决策、营商环境、企业信誉评价,也为城市带来商业机会和人才流动。信用环境作为一种“软实力”,对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如何提升城市信用环境?东莞市发改局信用建设科三级主任科员陈凯正就是其中一位探索者。多年来,陈凯正深耕东莞信用体系建设,出台《东莞市信用报告破解证明难改革实施方案》,组织开发“东莞市信用依法奖惩信息管理系统”和东莞市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不断提升城市信用环境。
“想企业之所想,发挥信用惠民便企作用,坚持‘信用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初心,持续改革创新信用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城市信用环境,为东莞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最大力量。”陈凯正说。
想企业之所想,创新信用体系建设
“企业上市融资证明多、证明难,一直是困扰着企业的烦心事。”陈凯正表示,企业跑部门开证明要花费半个多月的时间,不仅效率低更浪费资源,其中的很多工作可以用信息化手段解决。
说干就干,在陈凯正与团队出台了《东莞市信用报告破解证明难改革实施方案》,为企业解决证明难提供政策支撑。政策出台后,陈凯正与团队马不停蹄、协调推动,在政策文件印发后10天内,推动“无违法违规证明”申请功能上线。这次改革将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到一起,每年可帮助2.52万家企业减少跑腿办事14.33万次。
信息化是陈凯正改革创新实践的重要抓手,在不断的研讨后,《东莞市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工作方案》《关于进一步做好我市信用依法奖惩工作的函》等一系列文件相继出台,组织开发了“东莞市信用依法奖惩信息管理系统”,让信用依法奖惩实现“一网通查、应查尽查、奖惩到位”,该系统建成被评为2021年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十件实事”。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积极发挥履职担当、知重负重、信用‘小切口’撬动营商环境‘大变革’的品质和素养。”陈凯正表示,通过改革创新来提升办事效率,减少群众办事环节,有效保障失信主体权益,营造良好信用环境,完善行政处罚信息信用修复机制,保障失信企业健康平稳发展。
盘活信用数据,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中小微企业想要融资缺乏途径,于是我们积极推动信用服务中小微企业融资。在其中,我们架起了银行与企业的融资桥梁,点对点为他们服务。”陈凯正介绍。
一方面,陈凯正组织建立了全市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广东东莞),全量归集市级部门、行业协会信用信息数据。另一方面,积极开发中小微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平台,建立了一套健全的“以信促贷”机制,有效将企业的“信用记录”转换为“信贷资金”。
截至今年5月,已有超27万家企业于“信易贷”平台注册,24家银行机构入驻平台,发布了212个金融产品,成功授信近万笔融资需求,累计授信金额超700亿元,被评为“2022年度全国中小企业融资综合信用服务特色平台”。
数据背后的探索历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陈凯正介绍,银行的风险把控比较严格,单纯的信用数据很难支撑他们放心贷款;而企业的部分数据材料比较敏感,政府部门在其中帮其进行有限度地向银行公开。此外,通过企业银行“点对点”服务,避免了多家银行对企业进行电话询问,也避免了将企业经营信息对外披露。
“信息数据只有充分盘活,才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的作用。”陈凯正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巩固拓展创建全国社会信用建设示范区工作成果,围绕信用建设服务实体经济发展,持续强化信用数据归集共享,提升数据质量;强化信用分级分类评价,构建全市信用奖惩“一张网”;进一步深化信用报告破解“证明难”改革,拓展信用报告代替无违法违规证明使用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