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学习汇 > 先锋榜样
分享到:
城市之光|通道“践行者”郭玉:筑梦东莞空中走廊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5-07-01 15:57 来源: 南方+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在东莞国际空港中心的货站现场,郭玉耐心解答企业人员的疑问。他的身影频繁出现在海关、机场与企业之间,用专业与勤奋努力编织东莞“飞翔的翅膀”,筑梦空中走廊。

作为东莞市商务局通关物流科副科长,郭玉深耕外贸通道建设,践行市委、市政府工作思路,走在引进香港国际机场东莞空港中心项目工作前线,以虎门港综保区为支撑点,打造辐射东莞乃至整个大湾区的全新外贸货运枢纽,扭转东莞缺少自主空中货运通道的制约。他始终以“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需求”为己任,为“东莞制造”走向全球搭建高效物流路径。


“破冰前行”的攻坚之路

东莞空港中心从蓝图到现实的飞跃,始于一场艰难的“选点”博弈。当香港机管局提出在大湾区城市选点作为香港机场前置货站,以满足其第三跑道落成后的货量增长需求时,东莞市商务局敏锐地捕捉到这一机遇。

然而,面对周边城市的竞争,东莞并非没有软肋。香港方的担忧清晰可见:土地资源紧张、城市层级相对不足。作为项目对接骨干,郭玉深知唯有拿出硬实力和真诚意才能破局。


郭玉和同事展开深度调研,横向对比大湾区以及东莞空运市场现状,纵向剖析空港中心项目在东莞落地的广阔前景。东莞制造业根基深厚,电子信息产业集聚,高货值的手机芯片、整机等产品天然契合空运需求,这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关键的转机在2019年浮现。为做好香港机管局高层实地考察工作,按照市里工作部署,郭玉积极协同海关部门,创造性地提出“两地海关检验结果互认”的创新通关设想,直击跨境物流的关键点。


经过数年的不懈努力,莞港终于签署了《关于“东莞—香港国际机场物流园暨空侧海空联运码头”项目的合作框架协议》,为东莞货运外贸更好走向全球描绘了美好蓝图。

“与企业共成长”的服务密码

项目签约只是起点。刚开始,空港中心在企业中的知名度、认可度都还不高,选择该项目进出口的企业不多。郭玉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于是他选择主动出击,为空港中心先导计划的推广出谋划策。

郭玉他们结合商务局的“挂钩联系镇街”机制,与挂钩镇街的干部配合,掌握企业的空运需求,汇总成清单,带着团队与港务集团的同事,“敲开”一个个镇街企业大门,提供一对一的上门宣传和服务。


此外,郭玉还时常趁着周末的时间,自发地学习业务知识,协调联系项目运营方探讨如何提供商务优惠和压缩项目运作时效,探索更好地提高企业投入到跨境物流的资金效率。

经过辛勤耕耘,项目运营得到飞跃式发展。项目货运量从0到1亿用时87天,从7亿到8亿仅用时5天。2023年4月正式运行至今年6月,空港中心进出口货值超300亿元。


市商务局不断推动商务领域降低物流成本工作,以虎门港综保区为核心,打造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助力电子信息业企业降低成本。郭玉积极与东莞飞力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对接,推动飞力达二期项目落地虎门港综保区,夯实电子元器件华南分拨中心产业基础。同时,为进一步推动虎门港综保区高质量发展,与团队立足实际开展调查研究,共同起草了《东莞虎门港综合保税区提升行动方案(2024-2025年)》,为虎门港综保区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路径措施。


未来,郭玉将继续做好商务领域降物流成本工作,充分发挥空港中心及虎门港综保区作用,为东莞的先进制造业供给迈向全球提供更优质的国际贸易通道。

撰文:郑家琪 吴擒虎

摄影:邓浩 刘冠希

剪辑:刘冠希

设计:钟雨晴

统筹:吴擒虎

策划:靳延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