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首页 > 资讯馆 > 要闻动态 > 东莞动态
分享到:
南方观察|东莞市直机关:当好转作风促发展排头兵
字体大小: 发布日期: 2025-10-17 15:27 来源: 南方+ [打印页面]    [关闭页面]

市直机关作为东莞市工作的排头兵,既是基层单位对标看齐的榜样,更是服务企业和群众的一线窗口。今年来,东莞全面部署机关作风建设三年行动,发挥市直机关工委牵头抓总作用,引领市直机关广大党员干部“当先锋、作表率”,带动全市作风建设水平进一步提升,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东莞实践提供有力支撑。

前不久,2025年东莞市“旗峰杯”党建工作创新大赛获奖项目和单位发布。大赛由东莞市直机关工委、市委组织部、市委改革办、市总工会联合主办,共有72个市直、中央和省驻莞单位,32个镇街(园区)1600多名党员干部职工参与,报送参赛项目333个。

经大赛评审,《全国首创数字经济全产业统计核算体系 助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等12个项目获得大赛一等奖,《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探索绿证供应链建设的莞式路径》等18个项目获得大赛二等奖,《全国首创“医防全融合”KPI,探索破解基层“医防两张皮”改革难题》等30个项目获得大赛三等奖。根据本次大赛的组织发动和参赛情况,决定授予市委教育工委等41个市直、中央和省驻莞单位党组织和松山湖等18个镇街(园区)党建工作办优秀组织奖。

大赛涌现出一批机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典型案例,充分展现了东莞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基层治理、完成急难险重任务中的担当作为和创新活力,助力东莞以更加厚实的硬实力担负好经济挑大梁的重任。

党建赋能:

点燃红色引擎,激发治理活力

大赛项目分为党建赋能、发展提质、正风增效三个大类。其中,党建赋能类项目聚焦强化组织引领、传承红色基因、提升治理效能,通过创新党建工作机制和方法,推动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充分发挥。


94辆电动公交车从东莞港出口罗马尼亚。

东莞海事局与沙田镇党委通过党建联建破解“新三样”出海壁垒,创新实施“党员领题”“惠企便民”“前置查验”三大机制,打破运输工具、平台和方式壁垒,带动沙田镇进出口总额增长22.5%。


重走东纵路活动。

市委教育工委的“重走东纵路”项目构建大中小学红色育人共同体,推出30个红色研学点,打造视、听、触一体化的红色教育模式,相关微课程全网点击量超4500万次,成为“网红思政课”。

黄江镇党委完善党建引领出租屋治理体系,通过“三级网格党组织穿透式管理”模式,将党的组织和工作力量延伸到出租屋中,组建近7500人的楼栋长队伍,其中党员占比11.5%,有效破解外来人口聚集区治理难题。

市东坑医院创新“五床联动·全域照护”模式,整合医疗和养老资源,构建“预防-医疗-康养-照护-临终”全周期服务链,成为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机构。

这些项目通过党建引领,以红色引擎串联教育、医疗、外贸、城市治理等各个领域,切实解决了超大城市治理难题和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发展提质:

党建业务融合,助推产业升级

发展提质类项目聚焦科技创新、产业升级、新质生产力培育,通过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破解发展难题,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市统计局在全国首创数字经济全产业统计核算体系,编制《数字产品和服务目录》,创新产业数字化增加值统计核算方法,为全国数字经济统计监测贡献“东莞智慧”。


市市场监管局打造全国首个手机产业计量测试中心,“红色计量工匠”攻关团队突破5G通信产品计量瓶颈,制定13项国家级校准规范,将5G毫米波频段信号功率测量误差从4%降至0.4%,助力国产手机2025年全球份额突破40%。

市公安局“AI赋能反诈新警务”项目构建全链条反诈体系,实现预警劝阻162.32万人次,挽回经济损失1.31亿元,诈骗警情同比下降32%。


石排镇党员干部攻坚镇村合作项目

石排镇创新构建“镇级统筹、村级参与、利益共享”合作机制,通过土地入股、统筹招商、分类扶持等措施,有效破解“有地没钱”“招商难”“发展不平衡”等问题,推动集体经济快速增长,村组总收入、纯收入显著提升,区域发展更趋协调。

这些项目充分体现了党建与业务工作的深度融合,生动验证了“党建做实了就是生产力,做强了就是竞争力,做细了就是凝聚力”,为推动产业创新升级注入强大动力。

正风增效:

服务效能提升,增进民生福祉

正风增效类项目聚焦惠民利企、服务优化、效能提升,通过党建工作推动作风转变和服务创新,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岭山元岭村强弱电交越整治前


大岭山元岭村强弱电交越整治后

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办通过党建引领破解“三线”沉疴,创新线缆分色管理、出租屋路由敷设“三轨并行”模式,整治后线缆事故同比下降73%,群众满意度从68%跃升至94.6%。

市人民医院全省率先构建“七位一体”全链照护体系,创新护士与医疗护理员“双轨协同”机制,患者平均住院日缩短2.2天,陪护费用降低48%,满意度增至99%。

市生态环境局全国首创“志愿服务+道歉承诺”从轻处罚模式,将党建工作与环保执法深度融合,累计减少处罚金额7076.39万元,获生态环境部肯定并在全国推广。


市人社局智能经办监控台

市人社局构建“五智一体”社保服务新模式,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智能推送消息1680万条,智能审核业务时长缩短60%,问题解决率达99.41%。

这些创新实践充分彰显了党建在基层治理、民生保障中的引领作用,将治理成效转化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幸福感,助力东莞千万人口与城市深度融合、共生共荣。

展望未来,东莞市将继续深化机关党建创新,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以高质量机关党建汇聚磅礴力量,为全省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走在前列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南方+记者 吴擒虎

实习生 陈垚璇